湖北大悟:小法庭打造鄉村法治建設新“楓景”
民主與法制網訊(□王中正 通訊員李久玲 宋田華)湖北省大悟縣人民法院大新法庭法官近年來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推動轄區內平安建設及旅游富民、茶企利民、鄉村振興,以法庭之力打造鄉村法治建設新“楓景”。
辦好“鄉村案”巡回審判減訴累
(資料圖)
大新法庭充分發揮巡回法庭“一巡多效”作用,在案件立案受理后,采取便利當事人原則,通過提前與當事人溝通或根據當事人經常居住地來確定該案件的審理地點,對部分案件在巡回法庭就近審理并現場開展普法教育,不僅減少當事人訴累,還能將普法宣傳觸角再次延伸。
“你好,考慮到你的實際情況,我們到時候就在離你家近一點的東新巡回法庭開庭,請你按時到庭。”“太感謝你們了,正在發愁去開庭太遠呢,這下方便多了!”在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法官了解到當事人年齡較大且行動不便,從住所地前往大新法庭的路程較艱難,故在東新巡回法庭開庭審理了該案并現場釋法說理。隨后,法庭聯合鄉鎮司法所在巡回法庭現場進行個性化普法宣傳,向當地群眾作出法律風險預警,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2023年第一季度,大新法庭法官先后前往東新巡回法庭、三里巡回法庭13次,開庭審理了多起不同類型的糾紛,此舉在最大化地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接受了群眾監督,體現了司法公開的力度。
守好“茶葉香”司法建議優營商
茶產業作為三里城鎮地方經濟主導產業,為當地村民帶來不少收益,茶企的規范經營是保障這一主導產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
幾個月前,大新法庭受理了一起司法確認案件,當地村民將場地承包給茶企,由茶企向村民支付山場承包費用。法官經走訪調查,發現該村將山場使用權承包給茶企的情形不在少數,但多數村民法律意識淡薄,維權困難。為進一步解決該司法確認案件背后的深層次矛盾,將維護當地村民權益與服務茶企發展相統一,大新法庭向該村村委會發出司法建議:一是建議村委會加大對山場合法使用的宣傳力度,起草規范化合同樣本供村民參考;二是加大對茶企市場經營行為的規范力度及加強茶企承包山場的管理力度;三是通過為村民提供合同模板以及與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司法所、派出所、綜治中心、人民法庭溝通聯系的方式將矛盾化解,發揮“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作用。
“這個司法建議來得真及時,為我們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提出了可行性建議,規范茶企也有方向了!”該村村委會現已針對該司法建議積極回函并落實了建議。一份司法建議,守護一方茶香,大新法庭在發揮審判職能的同時,圍繞風險防控、漏洞堵塞、完善治理等問題向有關單位提出司法建議,對癥下藥維護社會穩定和企業發展,讓鄉村發展生出新動力。
護好“婦兒權”“庭所”聯動齊出力
大新法庭受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占比越來越高,本著服務發展共建的目標,法庭主動與轄區派出所聯動,保障案件中婦女、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的人身財產安全和人格尊嚴。
“庭所”聯動,助力婦女維權?;橐黾彝ゼm紛中,經常出現婦女遭受家暴的情況,但多數婦女難以對遭遇家暴進行舉證。大新法庭法官認為,推行針對此類案件的“庭所”聯動機制勢在必行。4月6日,大新法庭就一起此類案件向轄區派出所發出了司法建議:一是建立庭所聯動機制,護航婦女權益;二是加大法治宣傳力度,締造和美鄉村;三是強化多元調解成效,助力基層治理。有利于在不違背民事訴訟舉證原則的基礎上,方便當事人向派出所依法申請家暴出警記錄等一系列重要證據。從而最大限度維護婦女權益,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庭所”聯動,護航兒童成長?;橐黾彝ゼm紛涉及最為普遍深遠的是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法庭轄區眾多父母外出務工使孩子缺乏關愛,隨著家庭關系的破裂,對孩子心理造成極大傷害。大新法庭根據當地實際,聯合派出所深入多家學校,開展防性侵、防校園暴力、安全教育等普法宣傳活動,與學生深入交流互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022年,大新法庭共受理案件237件,其中,婚姻家庭糾紛案件68件(調撤49件),調撤率72%。2023年第一季度,共受理案件104件,其中婚姻家庭糾紛案件33件,已結案28件(調撤21件),調撤率75%。2023年,大新法庭聯合派出所、司法所分別在三里中學、東新中學、大新小學開展多次法治宣傳活動。
續好“人間情”判后回訪傳溫情
為實現案結事了矛盾除目標,大新法庭對財產損害糾紛、離婚糾紛等多起案件進行判后回訪,通過深入當事人家中、邀請當事人前往村委會聯動調解等方式,努力修復破損的社會關系。
“這是法庭和你媽媽精心為你準備的禮物,記得主動給媽媽打個電話說聲謝謝,希望你未來的路像這些彩筆一樣五彩斑斕!”法官正在為離婚糾紛案當事人子女送上溫暖和祝福。原來,孩子父母感情不好鬧離婚并訴至法院,法官在審理過程中多次調解未果,在綜合考慮雙方的感情狀況及家庭現狀后,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結案并不是工作的終結,矛盾糾紛不能就此不管了!”這是大新法庭法官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于是,法官已然成了兄弟間和好如初的“紐帶”、夫妻間破鏡重圓的“月老”、朋友間重建信任的“橋梁”……一次次判后回訪,一次次關心和疏導,破裂的情感是否修復,矛盾是否真正化解始終是法官心頭的牽掛。
念好“法治經”普法宣傳有新意
法與時轉則治,新時代對法治宣傳提出新要求,大新法庭一改往日的“呆板灌輸式”普法宣傳,積極轉變思路,探索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方式。
“這是在講什么?”“法官在講法治課,你也坐下聽聽,很實用的!”悟峰山度假區石鋪村村委會門前聚滿了群眾,大家自發地拿著凳子圍坐在一起,有的群眾還會現場提出疑問,工作人員都一一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群眾聽完后還遲遲不愿離去,拿起宣傳手冊,借著村委會門前的燈光仔細地讀著。
這樣的場景在大新法庭所轄鄉鎮常常出現,法庭“走出去”普法宣傳活動逐漸鋪展,為各個鄉鎮村落送去法治套餐。近期,在大新鎮、三里城鎮、東新鄉,法庭以“平安早市”“法治夜學”“青少年法治講堂”“和美鄉村屋場會”“安全知識宣傳”等多種形式開展了10余次普法宣傳活動,群眾的疑難問題、村民的鄰里糾紛、學生的安全教育,法治宣傳內容涉及領域廣,宣傳區域覆蓋各個鄉鎮村落,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織好“一張網”聯席會議共治理
將司法力量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必須織好“共調共治”這張網。為整合多方基層力量參與訴源治理,大新法庭多次邀請鄉鎮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鄉賢、群眾代表召開“共調共治”聯席會議,各方代表在聯席會議上積極探討訴調對接模式,為共建和美鄉村籌謀劃策。
與此同時,通過總結調解經驗,創造性提出“12490”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1”是一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2”是線上線下雙線調解、訴前訴中雙階段調解的兩種模式;“4”是巧用多方聯動、多用普法宣傳、活用五心服務、善用司法確認的“四用”工作方法;“9”是工作目標,“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常態化運行調解工作,能調盡調,根據矛盾糾紛特點調整調解方案,對久調不決案件及時判決;“0”是審判效果,即力爭做到所有案件無纏訪纏訴,深層次化解糾紛,達到案結事了人和。
目前,大新法庭已在大新鎮八口塘村、三里城鎮馬鞍村、悟峰山度假區石鋪村、東新鄉東新村召開“共調共治”聯席會議,各部門就“訴調對接”工作進行研討交流,以各主體“共調共治”為主導方向,深入探討進一步整合基層力量提高調解質效、推廣“12490”機制的方案。
2022年,大新法庭共受案237件,調撤結案129件,調撤率55%;2023年第一季度受案數104件,已結案76件,多方合力運用“12490”工作機制成功調解案件59件,調撤率78%,該機制為訴源治理提供了基本工作模式,讓合力化解矛盾更具可操作性。
腳下有泥,心中有民,共同締造新“楓景”。大新法庭以共同締造和美鄉村為己任,深入田間地頭、大街小巷拉家常、講法律,走進群眾中聽建議、找問題,聯合基層社會主體共調共治,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于為民服務中,讓轄區群眾共享司法紅利,為和美鄉村賦予新的內涵。
關鍵詞: